人性既有善良进取的光明面,也有贪婪懒惰的阴暗面。古语 “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”正说明了这样一个令人扼腕无奈的事实:人常常会放任自己去做一些“错”的事,因为这样比较快乐,比较容易让自己满足。工作一天后躺在床上刷手机就比啃书本来得舒服,有几个人能抵御得了这种诱惑呢?
刷手机而不去看书,这根本不算什么大“错”,它也绝不能推断出一个人会因此犯下大错,因为我们还有一位严厉而忠实的心灵卫士——道德评判为我们把关。但如果这位卫士也松懈了,甚至被打倒了,那么人类就有可能做出非常邪恶的事。
比如韩国电影《熔炉》中,暴力性侵孤儿的校长和老师们便是如此。他们既不处在教育部门的有力监管之下,也与警察沆瀣一气,逃脱了法律的制约,更是与学校里其他的教职工或因利益,或因欲望狼狈为奸,于是在学校里只手遮天,横行无忌,做下了种种令人发指的恶行。
对于人性中的恶,只有两种方式对抗,一是借助国家机器的强制律令来约束它,二是以人性的力量来对抗人性。前者很好理解:你做错了事,国家就惩罚你,你害怕被惩罚,便会约束自己。但后者如何理解?
人是社会型的群居动物,会本能地在一定程度上趋从于居于强势地位的声音。当和他人接触时,如果感受到对方的力量,人也会本能地收敛自己的行为,不敢太过肆无忌惮。人性中的善和恶其实力量相当,但因为善很强调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,所以如果一不小心被滥用,常常就会给恶带来可趁之机。
因此,孔子才会大声疾呼:“以德报怨,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!”他的意思是说,如果我们都以宽容来回报恶行,那么以什么来回报善良呢?这不仅不公平,而且还可能姑息恶行。所以我们给恶行以正直公正的审判,同时以善良来回报善良,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抑恶扬善。
所以,我们可以善良,但绝不能软弱。因为软弱的善良只是愚善,它不仅无法弘扬善良,还会让恶行觑见可乘之机,利用这软弱大肆攻城掠地。如果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对于恶的姑息之气,那么恶之花将遍地开放,善良更无出头之日,到时,真正身受其害的还是我们自己。
要改变世界很难,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己身上这一点做起,这联合起来的力量,就能改变世界。
上一篇:天津心理:为何人生需要谎言?
下一篇:要怎么说服别人自己的主见正确?